东北名菜锅包肉和杀猪菜,爱到心坎口大开

2024/10/8 来源:不详

在哈尔滨上学的时候,冬天的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0多度,哈尔滨不愧为冰城,过了十月就再也看不到路面本来的颜色,一层一层积雪被压平,形成一层厚厚的冰壳覆盖在路面上。一直到来年的四五月份,才能完全化开。

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之中充满烟火气的东北菜,是记忆里难忘的温暖和慰藉。还记得学校里的家属区一楼有一个小饭馆,是一对东北夫妇开的。

背井离乡的学生们在吃腻了食堂的时候,偶尔会攒钱一起去改善生活,约上三五好友,坐到简易的桌旁,慢慢地等眼镜上的雾气消散,身上的寒意回暖。

热情的东北大姐会带着菜单豪爽地过来问我们吃点什么。

在东北菜里比较经典的当属锅包肉了,来上一份锅包肉,再要一碗热气腾腾的杀猪菜,配一个家凉,人不多的话,这几样就足够了,然后来一碗米饭或者面条,就是很让人满足的一餐。

厨房里,大哥一人切肉炖菜,煎炒烹炸,菜很快上桌,锅包肉颜色鲜亮,金黄明艳,远远就能闻见它酸甜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口水满溢。

锅包肉通常用的都是猪里脊肉,也有人用鸡胸肉做,但个人感觉口感相对柴一些,也没有那么香。

里脊肉切成薄片,用刀背拍松,或用专业的肉锤锤一锤,让它更松软也更方便入味,然后裹上一层薄薄的芡,炸至金黄,调出酸甜的酱汁,均匀地裹上,菜就成了。

最开始这道菜通常是用醋精和糖来调味,但是随着人们饮食品味的提高,现在会用果醋去代替廉价的醋精,果醋里面本身带有的酸甜能让肉的味道更加的浓郁,还少了一些刺鼻的酸味儿。

融合出来的酸甜更加的自然,一口下去,外壳焦脆,内里的肉却软嫩鲜香。

趁热吃下一块儿,就能在这个冬日里感受到些许温暖。这道菜要趁热吃,凉了以后表壳会有一点硬,嚼起来就有些费牙了,不复菜刚出锅时的外焦里嫩。

不过也不用担心,还在长身体的姑娘小伙们通常会当场把这道菜扫光,不会给它留下变凉的机会。

因为温度较低,东北的暖气烧得很旺,第一道菜刚一吃完,大家基本上已经开始觉得有些热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外套脱掉,迎接第二道菜。

杀猪菜是东北的一道传统美食,酸菜作为东北特有的食物,是杀猪菜的一道主要辅料。除此之外,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在上面摆成一圈的血肠。

血肠是用猪血灌入肠衣制作而成,切成圆圆的一厘米厚的形状,吃进嘴里,除了肠衣的脆,剩下的就是猪血的软糯,混合着酸菜特有的酸爽,没有腥味儿,只剩下淡淡的香。

有的地方,杀猪菜里还会放一些其他的内脏,比如大肠和猪肝等。这些平时处理不好会有异味的东西,在和酸菜炖煮过后都只剩下猪肉本身的香,混合着热热的汤汁,一口下去,温暖又下饭。

除此之外,杀猪菜里还会放一些粉条和冻豆腐。冻豆腐也算是东北比较具有特色的食材了,豆腐经过冷冻之后化冻,里面的水就会流干,变成像面筋一样具有很多蜂窝眼的样子。

可以放在锅中长久炖煮,吸饱了汤汁,除去了豆子的腥味儿,口感弹韧有嚼劲,一口下去满嘴汤汁,入味又酸爽。

经验丰富的师傅火候掌握得很好,粉条并没有炖得特别软烂,还保留有一定的弹性。夹起一筷子粉条,带来一些酸菜和不断滴落的汤汁,拿碗接过来吸流一口,丰富的口感和汤汁中混合的肉香,酸菜酸爽的味道,让人大呼过瘾。

除此之外,东北的家常凉菜也是一道亮点,除了常见的黄瓜、白菜、干豆腐丝,还会加入一些炸的酥脆的花生米。

味道一般以酸辣为主,吃完了前面的两个肉菜,夹一筷子鲜亮的时蔬,调料的酸辣混合了蔬菜本身的汁水,能将口中所有的腻烦一扫而光。

如果是吃米饭,可以泡一点杀猪菜的汤汁,胃口大的男生,一碗米饭根本不够,两到三碗才是正常。

不喜欢吃米饭的同学也可以要一碗面,打卤面,炸酱面任选。

这里的炸酱面和老北京的不一样,老北京炸酱面里一般用的是肉丁和黄瓜丝作为菜码,这里的炸酱面比较偏朝鲜的风格,炸酱用的是冬天比较易储存的土豆,切成小丁,炖至软糯,做出来的酱也不仅仅是咸味儿,会带一些与酱汁融合得恰到好处的甜。

土豆的淀粉让汤汁显得很浓稠,跟面搅拌开来有一点黏黏的感觉。一口下去,土豆的软糯和酱汁醇厚的咸甜味道,让面条本身的口感上一个档次。让人感觉一盘凉菜,加上这一碗面就足够组成幸福的一餐。

而且东北菜的分量都很大,这一碗面一个女生也很难吃完,这时候,就能看出和朋友一起去吃饭的好处了。跟店家姐姐再要一个小碗,把这一份面分成两份儿,再加上桌上的两三个菜,就足以吃到饱。

为了照顾学生的消费水平,开在学校的小饭馆本身不贵,大哥大姐人又实在,平均下来每人二三十元,就能吃得饱还吃得好。

除了这几个菜,还可以点个小鸡炖蘑菇、尖椒干豆腐,甚至醋溜土豆丝都很让人回味。

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那个小小的饭馆,莫名让人觉出家的味道。

#美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