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边的千年美食

2023/7/26 来源:不详

白癫疯游泳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318037.html

有一种食物,朴实无华了上千年,却孕育了大运河边千万父老乡亲;有一种食物,风华正茂了上千年,成为游子心中念念不忘的乡愁;有一种食物,可与万种食材共舞,这辈子离不开、吃不腻、没个够的——煎饼。

一、我永远忘不掉儿时的两道经典小零食——烤煎饼疙子、煎饼卷白糖。

那时候穷,没有什么零食吃,奶奶就会把煎饼放在地锅边上炕,看着黄褐色的小麦煎饼变成咖啡色,然后就掰开一块,先是自己用嘴尝一口,“嗯,透酥”,然后塞到了我的小手里。我记得很清楚,闻起来很香,经过柴火的烘烤,那是一种炕得发黄的香味;入口特别酥脆,比现在的什么“米老头炭烤煎饼”强多了;吃起来一股粮食的味道,不苦、不甜、不咸、不辣,就是土地里面长出来的味道。

我的堂哥是个小胖子,他爱吃煎饼卷白糖。一般奶奶也会把煎饼放在地锅边上烤,但是烤得发软、发干,然后把酥的一面朝里、软的一面朝外,卷起来。这个时候,奶奶就把家里面的白糖罐子拧开,挖上两勺白糖,放在煎饼里。堂哥一把接过来,就好像一只猪插上了翅膀,浑身的肉愉快地飞颤,一边咬着煎饼,一边从煎饼的里面朝外撒着白糖,后面总会跟着几只老母鸡,撅着屁股捡白糖粒子吃。这时候奶奶就会心疼地骂堂哥——小龟孙子,不坐下来好好吃,走一路撒一路,糟践东西!

二、我永远忘不掉小姨、小舅从县城高中回家的时候,念念不忘的美食——煎饼卷盐豆子、煎饼卷大葱、煎饼卷萝卜干、还有一道汤——泡烂煎饼。

那时候小姨、小舅每次上学的时候,姥姥都会给每个人准备一玻璃罐子盐豆子。盐豆子的吃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干盐豆子,四季都可以带,里面撒上香油,可以当零食吃,可以卷煎饼吃。非常香,非常有嚼头,但是闻起来有一股子“脚臭”味。第二种是鲜盐豆子,盐豆子是软的,里面加上姜丝、辣椒面,适合春秋两季带,吃起来有汁,不仅可以让煎饼变软,而且还回味无穷。第三种是鲜盐豆子加萝卜片。这种适合冬天吃,因为不容易保存。这种吃起来最过瘾,卷着煎饼吃特别下饭,一边辣得一头汗,一边越吃越上瘾,这时候要是来上一大茶缸子开水,往下一冲,那种满足、欣慰的感觉,瞬间有种“再卷上一个煎饼,还没吃过瘾”的冲动。

我们这个地方吃煎饼卷大葱,最好的大葱是山东的大葱,个头大、汁水多、味道辣中带甜,一口咬下去,你会感觉到有点“窜”眼睛,但是你绝对不要擦,因为你剥葱的手可能蘸到了眼睛中,那种感觉更刺激。第二口下去,建议另外拿上一根大葱,蘸着虾酱、臭豆卤、鲜盐豆子吃,你会发现大葱可以是菜、水果、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用我们的土话说,就是——越吃越办事,越吃越得劲,越吃越恣儿!

小姨最爱吃的就是煎饼卷萝卜干,那种醋味重、香油味浓,卷起来一嚼“咯吱、咯吱”的声音,特别有成就感。萝卜干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选那种韭菜地里的萝卜,最好是红皮萝卜,洗吧洗吧,然后一切四块,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得蔫吧了、皱吧了,然后用白糖、白醋、粗盐腌起来,想吃的时候切成丁丁,上面撒上香油,别提多香了!我们这边喜欢用煎饼卷萝卜干吃,也有的地方喜欢喝白米稀饭,就萝卜干,反正都是很下饭,吃下去胃都很舒服。

煎饼其实也可以作为一道汤——泡烂煎饼。一般作为病号饭,或者是老年人牙口不好了,就吃这个。做法是这样的,把煎饼随手掰掰,放在一碗开水中,里面散一点黑咸菜,来上那么两滴子香油,等到煎饼泡开了,涨成一满碗了,就用筷子夹着吃。瞧瞧,这碗汤,有干货、有盐味、有油水,连吃带喝这么一碗,真的很满足,尤其是那时候日子苦,这种吃法可以补补油水,用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个词,那就叫——奢~侈!。

三、我永远忘不掉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邮寄了十斤煎饼、五斤干盐豆子、五斤炒蚕蛹子,满宿舍同学的各种表情。

先说下我们宿舍的组成,一共八个人,来自八个省市自治区,所以面对这么大一箱子东西,大家的期望值还是蛮高的。记得重庆的同学打开蚕蛹子,吓了一跳,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窝日你个仙人板板儿喽,瞧瞧,瞧瞧,这人多残忍,居然要吃蚕宝宝,怎么下得了口的啊?然后四川的同学反应就很平常——瓜娃子木见过市面,这种蛋白质高的不得了啊,儿哄?

广东的同学拿起了一张煎饼,撕了一块,什么都没有卷,皱着眉头嚼了好久,说了一句——你们那边都稀“纸”的吗?倒是山西的同学接受能力比较强,煎饼卷盐豆子,一边吃着,一边喝着开水——乃求个烂的,还怪好吃嘞!

记得那时候是夏天,我就把煎饼和盐豆子放在床底下,由于我们是山区,气候非常干燥,所以煎饼从来不长霉。但是盐豆子却出问题了,每一次学校检查卫生的同学进宿舍,一开门就把门给带上了——你们宿舍的脚臭味实在太大了,得好好搞一搞!后来经过排查,才知道是干盐豆子的味道。山西的同学干脆起名叫“臭豆”。有时候冬天晚上饿的时候,就弄点方便面汤料冲水喝,山西的同学就会问我——小饼干,把你的臭豆给我几颗,我嘴里面没味道!

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我拿着煎饼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总会有人和我认老乡——同学,家是山东的吧,从家里面寄的煎饼?我就会给老乡来上一张,这时候老乡就会神采飞扬地说——要是来根大葱,或者盐豆子就更带劲了!那一刻,我们都在千里之外求学,煎饼成为了我们离不开的话题,也成为了彼此相见恨晚一个由头。

四、煎饼之所以在我们餐桌上久盛不衰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更重要的他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迁。

1、九十年代衍生出来一种美食——菜煎饼。就是把韭菜、粉丝、胡萝卜丝、小尖椒、青菜等放在煎饼里面,然后摊在鏊子上面加热,等外面的煎饼烤得焦黄了,里面的菜也都熟透了。一口下去,满嘴冒热气,外焦里嫩,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花1块钱,就能吃到十几种蔬菜,这个是在九十年代的一次“革命性”的发明。

再到后来,菜煎饼里面加了洋葱丝、海带丝、豆腐、茄子丝、土豆丝、干盐豆、白菜、娃娃菜,甚至高端一点的菜煎饼里面加了咸鸭蛋黄、生鸡蛋、生鹅蛋、火腿丁、牛肉丁,突出表现在“枣庄菜煎饼”、“滕州菜煎饼”等世界知名品牌。

2、进入两千年之后,流行“农家乐”,这时候煎饼的吃法更是讲究。一般在餐馆的C位,会摆上一个鏊子,三个农村妇女,一个烧锅,一个和面糊,一个头上带着“手扶子”烙煎饼。煎饼刚出来的时候最好吃,我们这里有种吃法叫“大丰收”,就是用这种刚出锅的杂粮煎饼,卷上香椿、小葱、蒜薹炒鸡蛋、鸭蛋黄、馓子、雪里蕻,这么一卷,狠狠地来上一口——香、辣、咸、甜、满口生津。土地对四季的祝福,在口腔中、伴着舌头上下翻搅,丰收的满足,瞬间体会到位,我想,要论人间一味,家乡的味道一定排在第一位,应该没啥疑议吧!

3、现在的煎饼,小麦煎饼也就几块钱一斤,菜煎饼也就7块钱一个(不加鸡蛋)的。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我们冷静地审视下餐饮界的浮躁,只有煎饼宛如乡愁一般,价格亲民,平静如常。现在年龄大了,经常是一碗白粥,就着煎饼,吃着吃着,就想起了从前;吃着吃着,就想起了家中的老人;吃着吃着,就想起老一辈人常说的话——吃饱了,不想家。

煎饼的颜色,就是土地的颜色。当我捧起煎饼,贴近鼻子,那么深深地吸上一口气,这份来自家乡、亲人、亲情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我来自那边土地,深爱着这个味道,因为我也来自农村,那里有我的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