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靠vlog还清债有人拍vlog走世界

2022/10/17 来源:不详

撰文/唐煜

编辑/赵艳秋

在微博和B站输入vlog这个词,你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万物皆可vlog”的神力。学习、旅游、做饭、吃饭、赖床、化妆、整容、约会、婚礼、生孩子……只要你感兴趣,人生的日常阶段几乎都可以在vlog里找到样本。

大多数视频的开头里,这些vlogger会朝镜头微笑着说:“嗨,大家好,今天是星期x,我准备去xx……”也许接下来发生的事和你的一天没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总有东西能吸引到你,可能是vlogger的长相和声音,也可能是好玩的内容或者纯粹是一首bgm(背景音乐),人们在其中满足窥探欲,寻找灵感或者享受一种生活的治愈感,不知不觉中,10多分钟就这么过去了。

年,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留学、暂别娱乐圈的欧阳娜娜在微博上开始发布自己的vlog,在国内带来了新一波拍摄vlog的风潮。好像一夜之间,各种明星、博主和素人都开始拍vlog。Vlog,即videoweblog或videoblog,简单说就是视频日记。年,vlog教父CaseyNeistat开始在YouTube上传vlog,他曾多天坚持更新,让这种对着镜头说话的生活记录方式在YouTube上流行起来,

在国内,早在年就涌现出一批像竹子、井越、飞猪等职业vlogger,有普通人也对vlogger产生一种靠拍自己吃吃玩玩为生的幻想。但与随手拍摄的抖音快手类短视频相比,更具艺术气息或有趣灵魂的vlog,创作门槛很高,这意味着它只会处于相对小众的圈子,也只有极少数vlogger会成为商业变现的幸运儿。

这类没有华丽画面或博人眼球情节,用平缓内容展示的视频,让一部分有表达欲的95后找到了一种适合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又让另一部分不想出门、不想社交的年轻人能了解别人的生活,而双方能在分享中获得更广泛的阅历和更有趣的自己。

“我踩对了,翻身了”

年第一次听说vlog的时候,岚岚不知道这四个字母怎么拼,也不知道是该读“微唠个”、“屋唠个”还是“微漏个”,向朋友确认了这个单词后,他在网上查了下,发现vlog就是对着镜头讲讲自己今天干了什么,虽然看上去有点傻,但感觉还挺简单的。

直到开始拍第一条vlog,岚岚想要测试绕着故宫走一圈需要花多长时间,从下午3点到晚上7点,他一直单手举着重重的相机边走边说话,大脑全程高速运转,还要保持神情自然,忘词了就得不断重来,这才领会原来到拍好vlog也不容易。这条vlog也是他叩响所在MCN的敲门砖。

岚岚是一名有万粉丝的生活类博主,他1米8的大高个,胖胖的,戴着眼镜,镜头前很有亲和力,走上做vlogger的路,完全是因为强烈的求生欲,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活下去”。

图自

岚岚大冒险vlog

岚岚从小家境殷实,读大学来北京念法律专业,可没有拿到毕业证,毕业后两三年就待在家吃吃喝喝,这种每天只要花钱就行的生活,在年家里做生意失败后彻底终结了,家里欠了巨额外债,最穷的时候,他身上只有几十块钱。

当生活一下子跌到谷底,岚岚再来审视自己,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电脑原来只会用来听歌和看剧。为了不被饿死,岚岚想了各种出路:要在北京找一份正经工作,他的学历太不切实际,胖胖的外形又是减分项,没有一家公司要他。最后是跟一位朋友交流,他才知道现在有一个听说来钱很快的行业,叫做视频自媒体。

“那时候我的目标不是生活,而是能活着就行。”岚岚向女朋友借钱买设备,两个礼拜不出门每天逼着自己在家看网上教程,学习怎么剪拍视频,怎么操作苹果系统,和朋友们开始一起做搞笑视频。当时,东北的小罗恶搞、北京的叉子兄弟都凭借各自的街头搞笑节目在网上有了名气。

踩在整蛊风潮的尾巴上,岚岚他们最开始也走搞笑路线,节目取名“岚岚大冒险”。他是负责出镜的那一个,在一期两分钟的视频里,他坐到一个街头打电话的陌生女生旁边假装打电话,她说什么他就接什么话,好像是两人在通话,走开后,女生跟电话那头说,自己刚遇到了一个傻X。

当时岚岚听说,有的搞笑视频团队一个月能挣上百万元,他特别羡慕,觉得那就是他往前走的动力,每天收工回家就看他们的视频,心想自己有一天也会像那样成功。他本来是一个性格严肃的人,做搞笑视频纯是为了钱把自己豁出去,但因为不懂运营,拍了几十期视频,他们没有挣到任何钱。他只好靠向朋友和网贷借钱续命,滚下来有40多万元,还曾被银行上门追债。

那段日子的每天早上,他得先安抚好家人的情绪,擦完眼泪后再扛着设备出门拍搞笑视频,努力把观众逗乐。仔细观察那些视频,忧愁是暗藏在他脸上的。采访中再次提起过去的日子,当时那种内心的痛苦又从岚岚说话时严肃的脸浮现出来。

该找下一条出路了,岚岚选择做单身男女相亲节目。情感,听起来很能激发共鸣。拍了两三个月,发现又不是那么回事。虽然视频播放量上来了,微博有了几万粉丝,但这样的定位不会有广告找上门。

又得找一条新出路了。岚岚托女朋友约到了博主

Bigger研究所,向他讨教经验,Bigger建议他试试现在国外很火的vlog,可能很快就会在国内流行起来。vlog就像一个人的纪录片,但岚岚的vlog很少涉及自己的日常,更多是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分享去阿童木博物馆的感受,体验一家美食店。

图自岚岚大冒险微博

同时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单干了,必须得签约一家MCN。签公司后,第一个月,岚岚领了0元的工资,但几乎全拿去还了债。“当时可感激可高兴了,就觉得太神奇了,我最早的梦想是从这行业赚元。”没钱吃饭的时候,靠公司同事给他从食堂带饭,他记得很清楚,14元一碗的尖椒肉丝面,送烧饼和鸡蛋。

拍了半年的vlog,那个被他称为不可思议的机会找上了门。有一天岚岚打开微博私信,发现华为要找他拍广告,至今他也觉得奇怪,怎么就找到了他。那时临近春节,扣税后岚岚拿到了1万多元的酬劳,这是真正意义上靠自己接到的商业广告,他给家里买了油面肉,久违地过了个好年。

第一条广告似乎打开了他开挂的路,机会像滚雪球一样来临。枪林弹雨的生活把岚岚的求生欲挖掘得淋漓尽致,他不允许自己踩错一个坑。每接到一个视频广告,他都会很认真地对待,会提前到地方踩点,确定哪个是最佳位置和角度。有时,前一天晚上他会心慌到幻想各种突发情况,现场突然停电了怎么办,现场太吵没法收音怎么办,怎么才能把内容讲得更有意思,带着这样的焦虑到凌晨入睡。岚岚很骄傲的是,自己交出的视频作品,几乎不用怎么修改,在客户那里一遍就能通过。

今年是岚岚最开心的一年,他还完了债,有了一点存款,月收入达到6位数。不用再为生活发愁。

“很感谢这个时代,我踩对了,我翻身了。”岚岚说。

校园情侣的坚持

与岚岚最初因生活所迫走上vlogger的路不同,Roy和Sue是出自喜爱。他们是那种神仙眷侣般的旅游vlogger,两人都在大连长大,高中通过歌唱比赛相识,一起在北京念大学,至今相恋8年,年两人一起辞职旅行,在路上边唱歌边拍视频,年开始为期一年的全球旅居,在每个国家住上一个月,每到一站,他们会用图文和几期10多分钟的vlog分享当地不同的生活体验。

图自

Roy黄元甫微博

但只要点进他们最新几期的vlog,那种本能的羡慕情绪立马就会被戳破。9月末的时候,Roy和Sue连续转机36小时,在兵荒马乱中抵达了南美洲,在跨时差工作、日常拍摄和剪片的多重攻击下,连续一周的时间里,Sue都没有睡好觉。

“我感觉自己的心脏有点不舒服。”那天早晨开机之后,Sue满脸倦意说出了这句话。最后只能由Roy接过出镜的任务。

通常情况下,Roy负责拍摄和后期,Sue负责出镜和策划,像任何一个旅行者可能会遇到的那样,恶劣的天气、路程的颠簸、旅游中被坑蒙拐骗、身体的不适,除了美好的体验,这些狼狈而真实的时刻也被一同记录在他们的vlog里。

Vlogger也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都要承受生活中的焦虑和压力。比如文案没有写完、没有拍到好的镜头、视频实际效果没达到预期、合作伙伴提出一些难实现的要求等,也许镜头前是光鲜亮丽的人生赢家,镜头外就是蓬头垢面熬夜剪辑的视频民工。

Vlog这个词出现之前,Roy当时做线上营销创意工作,Sue则是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两人都在不错的公司上班,运行在所谓的职场轨道上。两人从大学开始就喜欢旅行和唱歌,毕业旅行时在斯里兰卡边走边翻唱《张三的歌》,拍出了第一支旅行MV视频,工作之后也在假期旅游中继续拍MV。

年Papi酱走红让Roy和Sue看到了把拍短视频作为职业的可能,某个吃饭的晚上,辞职的念头在两人瞎聊时蹦了出来,Roy说,迈出那一步的理由是,“这事没有绝对不去做的理由”。

拿着工作两年的积蓄,两人开始了边旅行边创作的生活。但即使是在附近的东南亚国家,尽可能节省开支,积蓄在半年就花光了。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如果钱花光后还找不到以此为生的办法,那就回去上班。但那时候,Roy和Sue的创作开始看到了一些起色。两个年轻人赌了一把,向好朋友借了一笔钱,继续在微博上直播旅行和创作音乐MV。

为了找到可能的变现方向,Roy和Sue也带着自己的视频和方案,拜访了所有主流的视频网站,但聊完之后都没了下文。当时的旅游博主是从博客时代发展而来,大多还是靠写图文类分享,直到Papi酱的出现,视频才逐渐成为主流认可的内容创作形式,但依然缺乏商业落地环境。

碰壁之后,两个人都放平了心态,入不敷出的时候,两人就靠给杂志社和旅游网站写文章、拍图片维系生计。

也是在那个时候,各平台开始发力扶持自媒体,Roy和Sue开始和微博合作,有了免费去旅游的机会,也挣到了第一笔广告收入,还被编辑邀请入驻平台,微博粉丝增长到了30多万。但当时,Roy和Sue又遇到一些创作瓶颈,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正在此时,Papi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招募博主,Roy和Sue便把MV和节目投稿过去,年Roy和Sue正式签约了Papitube。

签约后,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变了。除了流量扶持,公司有专业商务团队对接广告客户,他们不用再整天想着怎么把自己“卖出去”,于是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高速地推出不同类型的节目。这也是今天更多vlogger要寻求公司的原因。

与此同时,竹子、井越、王晓光(

cbvivi)等第一批vlogger已经在网上展露头角。看到vlog的流量和热度后,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都在年开始齐发力,微博发出vlog正式召集令,对vlogger新人进行扶持,B站发起了30天Vlog挑战,完成的UP主们可获得平台奖励,今年抖音更是宣布投入10亿流量扶持Vlog,并正式对用户开放1分钟视频权限。此外,VUE、一闪等视频剪辑App的流行都在带动vlog文化走向大众。

有人说vlog动不动就10多分钟,在这个短视频霸屏的时代有些不合时宜。但Roy认为,之前他们一直在尝试把自己更真实的一面分享给大家,vlog让观众对于内容的价值判断从专业度和技巧,变成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