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主开窍,不如点醒他,学习不只死记
2025/4/10 来源:不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孩子不会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孩子不醒悟,家长老师再多的努力都白费。最终实现学习的目标,达到学习的效果,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的。
孩子要学习的是什么呢?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是什么呢?学习策略,什么是学习策略呢?简单点将就是孩子的一套自我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多数孩子在学习时,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点,跟着老师走,这样并没有错,但想要脱颖而出就不太现实了。
我们会发现在一个班里,好学生就那么几个。甚至一个学校里边顶尖的学生也就那么几个。除了所谓的智商特别高的顶尖天才以外。多数孩子我国的智力水平是相当的。那么为什么成绩会分开层次的?就是有的孩子掌握了学习方法。
大部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只会就题论题,死记硬背。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们学会了1+2=3,但如果考题考我们2+1或者考我们3-1。就这一个题,立马就拉开孩子的距离。也就是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会举一反三。
所谓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是死记硬背,不只是老师今天讲这个题怎么做,明天讲这个题怎么做,而是通过所学的题目总结出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帮助你学会更多的知识,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都认为语文的阅读理解比较难,其实是我们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要做一道菜,西红柿炒鸡蛋,你如何下手去做的?首先我们得去准备原材料,西红柿、鸡蛋,食用油等。
同理到学习过程中,就是在学知识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学过知识点,知道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哪些方面。知道西红柿炒鸡蛋需要西红柿和鸡蛋,韭菜炒鸡蛋需要韭菜和鸡蛋。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第1步,掌握知识点。
学习的第2步就是知识点的应用,也就是在炒菜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炒的时间短了,不熟。放的盐多了,不能吃。炒得过火了也就糊了,没有味道了。这一步是最考验我们孩子们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最耗时间的一个方面。这一步需要我们不停地去揣摩总结。我为什么错了?我错到哪里了?我们不纠结于这道题的错误与正确。我们寻找的是我们思维过程当中的错误点。
学习的第3步就是总结规律,开拓创新。总结规律就是只要我看到这个题,我就知道他考我哪一个知识点,我应该如何去做。开拓创新就是需要我们去发现更多的新的题型,我们只有见过一种两种三种题型出现。我们才能够总结出自己的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当我们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当我们见过了韭菜炒鸡蛋,当我们看过了尖椒炒鸡蛋,黄瓜炒鸡蛋,那么让我们苦瓜炒鸡蛋也就不难了。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对于食材的掌握和火候的掌握。放到我们学习当中,就是要掌握知识点,还要有足够的熟练度。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听老师讲课,不要只学习老师讲得这个知识点,还要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老师上课,提问,引导我们思考,就是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我们要学习的是老师对知识点的分析、解题过程。
学一个新知识怎么能更好地把它学会呢?比如你学了比喻这个修辞手法,您能把她和拟人对比,比如学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您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对比,新知识和旧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即复习了旧知识,对新知识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学习就是要学会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兴趣自然就高,学习兴趣高了,自信心就有了,这样学习起来才不累。
等着自己的孩子开窍,不如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家在孩子学习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