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茬辣椒日光温室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3/12/18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自愈方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02013.html
辣椒性热味辛,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蔬菜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辣椒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无公害辣椒的生产也越来越受重视。无公害辣椒种植对空气、水分、土壤等要求十分严格,而辽东地区的丹东、大连等地,气候湿润,森林覆盖面大,空气质量好,水质优,具备了无公害辣椒生产的先决条件,经过试验研究,通过嫁接育苗、种子消毒、温室消毒等辣椒栽培技术手段,可以改善辣椒栽培土壤环境,降低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降低辣椒商品果的农药残留,达到辣椒无公害生产的标准。
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辣椒是辽东地区冬季辣椒栽培的主要方式,在春节前后上市,经济效益可提高30%~50%。现将辽东地区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
1.1嫁接育苗
辣椒嫁接后可降低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抗逆性,增强辣椒植株的生长势,降低发病率,产量较自根苗提高10%以上。
1.2种子消毒
种子带菌是导致辣椒病病毒和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55~58℃温汤浸种能有效杀灭种子上所带的病毒病、疫病的病原物及虫卵,是降低辣椒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1.3温室消毒
日光温室高温闷棚。在白天室温40℃数小时,即可抑制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存活和卵的孵化,在55℃条件下8~10min可完全杀灭。连续的晴天高温,温室内温度为70~80℃,足以杀死立枯病、黄萎病、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菌。这样处理温室,可以使辣椒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20%~30%。
2无公害栽培技术简介
2.1栽培茬口安排
日光温室辣椒越冬茬栽培,辽东地区一般在8月下旬播种育苗,苗龄50天左右,10月初定植,1月份开始采收上市,3月中下旬结束。
2.2品种选择
2.2.1接穗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适应性好的品种,如团椒品种丹椒6号、丹椒7号、沈椒4号,尖椒品种绿剑等。
2.2.2砧木品种选择
根据接穗品种类型而异,尖椒类品种嫁接砧木宜选择辣椒的野生种,如PFR-K64、PER-S64、LS品系,甜椒类品种宜选择土佐绿B嫁接。
2.3播种育苗
2.3.1播种时间
辽东地区8月下旬播种砧木,5~7天后播种接穗。
2.3.2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或用尼龙网袋装好,置于55~58℃温水中,保持水温15min,水量为种子体积的4~5倍。为使种子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后转入28~30℃温水中继续浸泡8~12h,搓洗去种皮外黏液,用清水淘洗干净。注意在烫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保证杀死病菌的同时不烫坏种子。催芽:浸种后,种子用湿毛巾覆盖,温度控制在25~28℃,每天要翻动、冲洗2次,待出芽60%~70%时,及时播种。
2.3.3育苗
用6cm×6cm育苗盘在棚室中育苗。育苗的营养土要求保肥、保水、通气性良好,含有机质5%以上,同时要含有较充足的速效氮、磷、钾等元素。常用方法:腐熟猪粪5份,草炭土4份,锯末或陈稻皮1份。配好的营养土加入过磷酸钙1kg/m,硫酸钾0.5kg/m,百菌清或其他防治苗期病害的杀菌剂。充分搅拌后,用塑料薄膜封严闷3天,能有效杀死营养土中的虫卵和病菌。
2.3.4播种
播种前将育苗盘打足底水,底水中可对入百菌清倍液和氯氰菊酯倍液,防止猝倒病及地下害虫。水渗下后每穴播种1~2粒,播种深度1cm,然后覆盖营养土,再覆1层地膜。待3~4天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2.4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苗期不能浇大水,发现干旱后适当补水,补水要选择10:00左右进行。温度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30~35℃,夜间18~20℃,播种4~5天出苗后,要适当调整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不能低于13℃,调低温度有利于蹲苗,防止幼苗徒长。
2.5嫁接及嫁接后管理
采用贴接方式嫁接。当砧木5~7片真叶、茎粗5cm左右,接穗5~7片真叶时,开始嫁接。嫁接工具要锋利,使用之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30min进行消毒。嫁接时,砧木第3片真叶上面节间,接穗保留2~3片真叶,各斜切1个40°斜面(砧木和接穗切口相反),然后将2个斜面迅速贴合在一起,对齐,用嫁接夹固定。嫁接场地在育苗棚内进行,嫁接时在周围洒些水,育苗棚上设遮阳网,保持棚内90%的空气湿度,气温25~30℃,嫁接前1~2天育苗棚内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等药液对地面及空中进行喷雾消毒。
嫁接3天内要保持棚内90%湿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不要超过32℃,夜间温度不低于20℃。第4天开始,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到80%左右,防止空气湿度过高,引起苗茎和苗叶腐烂,发生病害。7天后,当嫁接苗开始明显生长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大温差管理,利于培育壮苗。
嫁接苗成活后,要保持育苗盘营养土半干半湿,减少浇水,促进根系生长。白天要用遮阳网对育苗盘进行遮光,避免强光直射,第3天开始,逐渐缩短白天育苗盘遮光时间,加强光照,以嫁接苗不发生严重萎蔫为宜。光照不足会导致徒长,叶子发黄、脱落以及诱发病害等。
2.6整地施肥、定植
选择2~3年没有种植过茄科类作物的日光温室,每亩施入优质腐熟牛粪、鸡粪等农家肥kg左右后深翻。后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杀菌、杀虫剂。于7—8月上旬温度较高时期,棚室密闭,保持棚室内高温、高湿状态30天以上。10月上旬定植,定植前7~10天,嫁接苗要通风换气,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0~22℃,夜间10℃左右,但也应防温度过低冻坏秧苗。
温室提前20天通风晾棚,然后整地。温室内施复合肥20kg,硫酸钾15~20kg,深翻细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后,按垄宽70cm,垄距50cm,垄高20cm南北向起垄,垄面耙平,并在每个垄上面安装两条滴灌管。浇足水,待水渗后覆盖地膜3~5天后定植。垄上定植2行,按三角形挖穴,穴距35cm,苗带土坨放入定植穴,封穴培土。注意土不可埋过幼苗子叶。
2.7定植后管理
2.7.1温、湿度与光照管理
定植初期为促进缓苗要保持温室内高温、高湿,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根据具体情况由20~23℃逐渐降到18℃左右;为促进缓苗,不超过30℃不放风排湿。缓苗期至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8℃左右。11月上中旬进入开花结果期,气温逐渐下降,应做好调温增光工作,棉被宜早揭晚盖,白天26~28℃,夜温不低于13℃,放风要根据天气情况短时间进行,冬季放风除调节温度外主要是放掉湿气并交换气体。进入第2年3月份以后,随着天气转暖,逐渐加大通风量。
2.7.2肥水管理
定植后3~4天灌足缓苗水,之后不再灌水,进行蹲苗。门椒坐住后开始浇水,对椒坐住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入5~10kg尿素,四门斗坐住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入复合肥10kg,盛果期每15~20天随水每亩追施10kg氮、钾肥2~3次。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下旬为低温弱光期,如不特别干旱,要少浇水,大约20天左右浇1次水,冬季浇水宜在连续晴天进行。
开春后,温光条件转好,一般每10天左右灌水1次,每20天左右每亩追施10kg氮、钾肥1次,追肥浇水要注意天气变化,阴天到来时不宜追肥、浇水。每次追肥浇水后,棚内要及时通风排湿,防止因湿度大引起病虫危害。
2.7.3植株调整
日光温室中温度高、湿度大、水肥充足,植株生长旺盛,株型高大,枝条易折,因而要及时打杈。为防止植株倒伏和枝条折断,用吊绳固定植株,并及时摘除老叶,疏剪弱枝、徒长枝,通风透光,促进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2.8适时采收
收获工具要清洁无污染。门椒需适当早收,以免影响上部果实生长。此后果实充分长大、坚实、果皮色泽发亮时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