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博士自述入职高校的生活与经历,网友羡
2023/12/9 来源:不详前言:国企or私企,很多人在选择工作时,会纠结一个问题,是进入国企镀金养老,还是进入私企,敬业打拼。放在过去几年,可能多数年轻人不屑一顾。但如今,经济下行,中年危机促使我们都羡慕国企的工作。不但工资稳定,不担心失业。另外,干活不是太累,各种福利待遇也都好。但真正的国企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职场人的分享。今年32岁,某博士毕业,具体学校不方便透露。华为工作了5年。这五年可以说是,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和生活重心都放在了工作上。钱是没少赚,华为虽然是很苦很累,但好在拿到了相对应的辛苦费。我这个人不擅长什么办公室政治,没心思搞关系升高层,再说在华为晋升也没那么简单。也就这么踏实的在华为干了这些年,但人一旦过了30岁,随之而来的焦虑感不是骗人的。30岁是职场人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你会不断地思考你目前工作的意义,以及你未来十年的走向。看到有人说大学讲师都要求博士学历,如果是、院校,讲师学历肯定是要求博士学历的,但像一般的普通本科或者大专院校,硕士学历就可以了~自己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华为,没跳过槽还挺遗憾的,之前其实一直想去阿里试试的,后来因为一些事情错过了时机,就一直待在华为了。去年开始思考未来十年的一个发展方向,就约了我的博导聊了聊。当年上博士的时候,博导就一心劝我留校,但因为当时已经拿到了华为的offer,而且薪资很诱人,就没有过多考虑太以后的事情去了华为。其实现在想来,我一点也不后悔当时的决定,再来一次大概还是会这样选。上面说到跟博导聊自己的困惑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博导有一句话点醒了我,我记得当时他说:人生是分很多阶段的,这五年你选择了互联网我没有阻拦你,因为那是你的选择,那你觉得这五年你做的事本质价值有落实吗?它有带给你成就感吗?你先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出结果以后你再想想,接下来的十年,你要追求的是什么?当时我思考了一下,这五年的工作价值是有,但成就感好像并没有。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我希望找到的是真正的工作价值和自我的成就感。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你已经30岁了,但你并不是公司的管理层,那么万一有一天,被公司优化了,你怎么办?能干什么?确定了十年的目标以后,博导说让我试试大学讲师,然后借着他的资源,去给他的研究生上了几次课。自我感觉还不错,然后学生的反馈也比较好,也算增强了一点我的信心。我现在任教的学校并不是我的母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当时还没从华为离职,博导说现在的学校在招计算机讲师,就推荐我过来面试。博导跟现在这个院校的系主任比较熟,其实面试之前,系主任就有去听过我给研究生讲的课,所以面试过程也比较顺利,加上博导背书,也算是比较幸运顺利的成为了一名计算机讲师。所以真的……大家一定要跟自己的导师搞好关系!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是瞬间引起了网友的围观与议论,我们再来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说。25,一样焦虑,也迷茫,阿里巴巴已经越来越暴露出资本家的獠牙了,只是不像华为一样明显,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总感觉人生的意义应该在其他地方!同勉。我是从顺丰快递转型为青椒的,今年3月晋升副教授。当年一心为了顺丰。实习的时候也开过电动三轮,爬过老破小送快递。后来干运营岗。现在虽然申课题,发文章,压力大,杀脑细胞,但好在自由自在。争取未来上正高,加油。30以上,焦虑感来源于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没有一个大致方向。工作能力单一,不知道自己能到哪里。所以我选择继续读书,让我内心充实,我没有楼主那么幸运,现在才开始专升本读研。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年轻时候太浮躁,迷茫。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只希望今后的路能往自己预计的方向前行。同32,互联网五年,目前待遇还不错,计划最多干到35,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抛下去读博,我是掉尾本硕,看了下山东的普通本科,基本都要博士,如果读博大概率近40才能毕业,这个时候也很难有高校接收吧。从个人角度,长远看是好的职业规划,程序员到35以后就下坡路了,讲师可能已经到副教授了,主要是可以长期干,甚至干到退休,而程序员35,40再出来转型就很难了,也不太可能从讲师做起了。职业规划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楼主的选择符合他的实际情况。职业规划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就是这样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去BAT,也有人选择外企,都是个人选择,各有优劣。但确实有一部分人只看眼前,没有考虑那么远,人家考虑得远得到了35就很从容,不那么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