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战疫阵地的老外志愿者和第二故

2023/5/2 来源:不详

麦特,一个帅气的英国人,今年48岁,不仅帮助了无数外国人、中国人,而且还组建了志愿者团队,招揽各国各类的志愿者服务中国。年,他光荣地被评为了沈阳市优秀盛京义勇称号。麦特在沈阳生活近20年,他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他和街坊邻居们也都打得火热。在他的眼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已经从一个古老的城市变成一个迅速发展的“世界中心”。而他最喜欢的中国成语则是“助人为乐”。他说,这种快乐在他身上每天都会发生。

因工作无奈被派来中国,因喜欢扎根23年

麦特是传奇电气(沈阳)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外籍高管。年,麦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原因是公派,即因工作需要,公司派他来中国3个月。而他到中国的第一站就是沈阳。当时对汉语一窍不通的他,在工作时间感觉还可以,虽然几名同事和翻译对他的很多口语不是很精通,但至少沟通没障碍。但出了工作场所,却把他憋屈坏了。比如吃饭、购物、住宿等,有时他跟店家连比划带说最终也没能表达明白。为了能在中国快乐生活,他开始学习汉语,从简单的生活用语开始学起,渐渐地他喜欢上了汉语,喜欢跟沈阳人唠嗑。3个月期满后,在中国生活得意犹未尽的麦特主动跟公司申请,继续留在中国工作。23年来,他先后在抚顺、上海、广州等地工作,但他最喜欢的还是他来中国的第一站,沈阳。

在沈阳,麦特还收获了他的爱情。他的妻子是一名加拿大人,二人在沈阳相识、恋爱,后来回英国注册结婚后,又回到中国,在沈阳安家,生了一儿一女,如今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教足球因为太严格,小朋友并不喜欢他

如今,麦特已在沈阳生活了近20年,起初热心肠的他主要是利用语言优势义务帮人翻译一些资料和宣传材料,后来他还帮助刚刚来中国的外国人进行登记、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等,渐渐地他在外国人圈中出名了,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相互推荐找他帮忙。一次一位外国朋友不熟悉中国的文化和生活规律,半夜跟邻居起了冲突,因语言不通,双方越吵越凶,甚至报警。麦特赶到后,帮双方做了翻译,最终误会解除,外国朋友和邻居言归于好。打那之后,麦特又多了一项志愿服务内容,协助警方调解处理纠纷。

因为酷爱足球,麦特的足球踢得很棒,于是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到浑南国际学校义务做起了足球教练,每周六免费去教孩子们踢足球,至今已经坚持了6年。如今,麦特又与沈北新区教育局达成合作协议,带领团队定期走进道义二小开展足球教学。“孩子们不太喜欢我。”麦特大笑说,因为他的要求太严格了,孩子们每次练球都很辛苦。都说严师出高徒,麦特教过的小队员中,已有多个在各种大赛上崭露头角。麦特自豪的说:“那是他的成果,他引以为荣。”

组建志愿者团队,要让大家都看到中国的好

麦特家住浑南新区SR新城,年春节期间,一家人前往东南亚旅行。当时,受疫情影响,返回中国的机票被取消了两次。在英国的朋友劝他暂时不要回中国。“我的家在沈阳,我更喜欢生活在那里,所以我必须要回去。”回忆起千方百计回到沈阳的经历,麦特告诉记者。

回沈后,沈阳已全面采取了严控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小区限制出入。根据规定,他居家隔离了14天。在小区入口处,他每天总能看到四、五个人值班。“起初我以为他们是小区保安或政府官员,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是志愿者,他们每天24小时执勤。在寒冷的二月,包括下大雪的日子。”麦特说,更让他感动的是,志愿者们对他们关怀备至,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并帮他们一一采购回来。这些志愿者的善良和热情让麦特呆不住了。他决定要做点什么,回报大家,帮助更多的人。于是组建志愿者团队的想法油然而生。说干就干,他联系身边的外国人和单位语言功底比较好的同事,组建了麦特志愿者服务队。队伍中多数志愿者都是“老外”,和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服务内容一方面是利用自身优势为在沈的“老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是孜孜不倦地向所有朋友分享着中国政府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希望可以把中国的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向世界传递中国力量。

如今,麦特志愿者服务队是沈北新区正良街道重点培养的一支志愿服务队。正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雪莲表示,正良地区外籍人员聚集,现有外籍人员人,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扶持和加强麦特志愿者服务队这样的外国人志愿者服务队建设尤为重要,接下来,他们会为麦特志愿者服务队的发展提供支持,实现“外国人服务外国人”,让基层社会治理无死角。据悉,下一步,麦特志愿者服务队还将开展义务带“老外”到沈阳各景点、为“老外”介绍沈阳风土人情,在社区组建儿童足球队等活动。

“中国通”喜欢侃侃而谈,队友们喜欢跟他一起做事

23年的中国生活使麦特成了“中国通”。不仅汉语流利,对中国文化和美食也颇有研究。他说话很风趣,喜欢跟沈阳朋友侃侃而谈,“显摆”自己的学识。麦特特别爱吃东北的传统菜,比如,地三鲜,尖椒干豆腐等,现在到了夏天,他最爱的撸串也提上了日程。“因为中国的美食太有吸引力了。”麦特说。

传奇电气(沈阳)有限公司职工石蓉蓉,是麦特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精通英语、汉语的她跟随麦特多次参加志愿活动。她评价麦特是一位非常严谨、认真的人,同时也是一位中国通。她说,一次她和麦特等人一起吃饭,其中一道菜可以清蒸、可以蒜蓉。服务人员征求大家意见,麦特马上说“蒜蓉”,并解释了为什么蒜蓉更好。“我这个中国人都不懂,他却讲得头头是道。”石蓉蓉说。

德国人德特莱夫也是麦特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他说:“跟麦特不仅能学习中文,还能参加这么棒的志愿者服务队,帮助更多的国际朋友,向外国人宣传安全知识和交流沟通,帮助众多来这里的外国人解决突发状况和语言问题。让这个地球村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都希望这样的志愿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当年青春年少的麦特已经迈入了48岁,但他对中国的喜爱仍然在继续,他服务中国,促进国际交流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指尖沈阳

编辑:韩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