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高产栽培技术讲座之四尖椒高产栽培
2022/7/6 来源:不详1.种子消毒
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不然的话,容易感染病菌、病毒。
处理方法:50%多菌灵倍,70%甲基托布津倍,8%农林风2号倍,0.5%氨基寡糖素1倍或者60~7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6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催芽。
2.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容易成活,缓苗快;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影响生长。辣椒一般三叶期就进行花芽分化了,所以说,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
3.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配方施肥:生产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
施肥方案: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以省工、省力、高产、高效为目的,以防病、抗重茬、改良土壤、节约成本为目标,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底肥:每亩用15-20KG矿源腐植酸肥料搭配15-15-15的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用垄上覆膜栽培法,高产,好管理。
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矿源腐植酸钾3~5公斤。
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矿源黄腐酸钾~克。
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4.水分管理
辣椒旱了落花落果,涝了呕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所以辣椒怕旱也怕涝。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渗灌或滴灌。
5.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改变过去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更好。
尖椒夏季管理技术
尖椒夏季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尖椒的产量,因为夏季气候因素变化较大,气温的变化,天气的干旱和降雨都能影响到尖椒的正常生长,并发各种病害和尖椒生长的不利因素。因此尖椒的夏季管理至关重要,要达到下年尖椒全面丰收,一定要重视尖椒夏季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施肥浇水:在夏季7-8月份正是尖椒开花,结果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既长叶又长果,需要营养较多,这时是尖椒一生中最大需肥期。如果这时候营养、水分供给不足,会使尖椒生长瘦弱、开花多、结果少,而且分枝也较少,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而且分枝也较少,引起大量落花、落叶,落果和病害侵染,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在夏季7-8月份,在麦后施肥的基础上确保磷、钾肥满足时,7月份每亩再追一次尿素12.5公斤,保证尖椒开花、结果的需要,减少落花、落果、落叶现象。8月份上、中旬再追一次尿素亩施7.5公斤为宜,保证了幼果的生长和膨果的需要,后期应根据尖椒长势再喷一次微量元素作为补充。尖椒根系较浅,易旱易涝。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酌情浇水,以满足尖椒开花、结果的需要,以水调肥,保证肥料的吸收利用。如果天气干旱保持10天浇一次水,满足供给生长需要,如果降雨要做好及时排涝的准备,保证田间不积水为宜,常言说:“小水丰,大水病,田间积水就要命”,这是多年来的种椒经验。总之,只有使尖椒保持壮而不旺的长势,才能搭好丰产架子。
2中耕培土:防止杂草和晒根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地面蒸发量大使土壤温度升高。这对于尖椒根系生长影响很大,并且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杂草生长较快影响到尖椒的正常生长,无形中消耗了土壤中的养分。因此,进入夏季后要加强田间管理,使尖椒加快生长。到7月底尖椒植株要全面封行最为理想,也是尖椒搭好了丰产架子的具体表现。由于植株封行,减少阳光照射,使土壤温度降低,对于尖椒生长极为有利。这时还要进行中耕锄草,既保持土壤通气性,又能铲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还能保持土壤墒情。此时尖椒根系生长迅速,在土壤20公分内形成庞大的根系群,为了不使根系受损。在中耕时要提倡浅中耕为宜,既能除掉草,又能不伤根系为妙。常说尖椒中耕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四遍刮草根:小行浅大行深,不动面不动根”的原则。结合中耕培好最后一次土,以保护根系更好的吸收营养。
3喷洒生长调节剂和微肥:防治落花落果造成尖椒落花、落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温、多雨、干旱、积水、缺肥、徒长及病虫危害等都能不同程度的引起落花、落果,要防止干旱、积水、缺肥,确保结果期足够的营养供给,合理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肥调节剂市场上很多,既能调节生长又含各种微量元素。尖椒植株矮小、叶色黄绿应喷洒0.4%二氢钾溶液+0.2%尿素溶液或稳多收、辣椒矮多收、等叶面肥调节剂,喷洒后有促进新陈代谢功能,减少落花、落果现象。喷时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时间,一般应喷3-4遍,亩增产10%左右。
4病虫害防治:尖椒在生产中常因有害生物及营养缺乏和病虫危害,使产量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在尖椒生产中,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确保尖椒丰产、丰收。夏季是病虫害危害的盛期。但虫害、病害的严重与否与气候直接有关系,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看,病害主要发生有下面几种:
4.1痂病:又叫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后会引起尖椒大量落叶、落果。尤其夏季7至8月份高温条件下最易流行。该病主要危害叶片,靠风、雨、昆虫传播,多雨时会加重病害。
防治方法有:一是增施有机肥,多施钾肥,提高抗病能力;二是用单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或65%代森锌倍或络安铜倍或77%可杀得倍,或DT杀菌剂倍,连防二遍效果明显。
4.2炭疽病:是尖椒生长中的又一大病害,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初时水渍状斑,病斑褐色,中间稍凹陷,灰色,使叶片很快脱落,大雨过后天气猛晴,或田间积水最容易发病。连阴雨、气温下降传播较快,因此要注意防治。防治方法是:加强管理、培养壮株、增施钾肥和微肥、增强抗能力、高效百菌清倍、70%甲基托布津倍、炭福美倍、25%使百科1倍,7天喷一次,连喷2-3天.
4.3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尖椒上从移栽后到成株结果都会发生,尤其在大风、大雨后高温高湿下发病迅速,是辣椒上的危险性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茎部和茎的分叉处,形成褐色凹陷病斑,病斑逐渐扩大,至致植株枯死,轻时白天叶片下垂,晚上恢复,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培养壮株,防止田间积水,常喷大生倍进行预防。发生时喷64%杀毒矾倍或世高倍或必备倍瓶均匀,重点喷茎部2-3次效果明显。
4.4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量减产,我县病毒病大部分都是由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混合型病毒发生。黄瓜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为主,烟草花叶病毒是由农事操作,风雨摩擦病毒侵染的。病毒病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铺。目前市场上没有防治病毒病的特效药剂,具体预防措施:在夏季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微肥培育壮株。合理密植,消灭蚜虫、防除田间积水,培土防止太阳直射晒根等预防措施,喷化学药剂只能钝化和抑制病毒减缓发生时期,保持一定的产量。
化学防治有:速来速一支+萘乙酸一支兑水30公斤喷雾。20%病毒A倍,病毒先胺倍,31%病毒康倍,20%病毒A+倍,连喷2-3次,间隔7天有一定效果。4.5虫害: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玉米螟等。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量落果现象,减少产量和农民的收入。据了解,一头幼虫可危害3-5个果实以上,8月上旬危害最重,重叠发生危害较重。防治办法关键防治在幼虫三龄以前,并利用树枝、黑光灯、玉米诱集、性诱剂等方法诱虫杀虫。
化学防治:BT毫升病毒杀虫剂80-克兑水30-40公斤喷雾连防二次,在产卵高峰最好用4.5%高效氯氰菊酯和红太阳防治,大龄幼虫采用25%辉丰菊酯1倍防治效果很好。尖椒产量的高低关键在夏季管理的好坏,请尖农根据自己生产经验和不同土壤条件参考使用。总之,辣椒夏季管理技术很重要,一定要防好病、治好虫及田间管理。为辣椒丰产、丰收打下基础,尖椒到9月下旬要及时收获、晾晒。
尖椒五早管理技术
1、抓好五早管理。麦后早管理,促早发,搭好丰产架,在7月末封行,搭好丰产架。
①.早中耕、浅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增加透气性,利根系生长。
②.早治虫,麦收后蚜虫、飞虱、蓟马等虫害转移到尖椒上危害,用天丰素+京博好巧+3.2%京博阿维菌素或天丰素+福戈防治1—2次。③.早浇水,小麦尖椒共生期间,尖椒因缺水肥而生长缓慢,浇水促使根系生长。
④.早追肥,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或喷一袋先科追肥精促进壮苗早发。
⑤.早防病,在6月中下旬喷一次甲基托布津托+,或病毒A+。
尖椒苗期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徒长
1、特征:茎细弱、叶片薄、叶色淡绿、组织柔嫩、根系不发达。定植后苗成活率低。花芽分化晚且不正常,畸形花和弱小花多,易脱落。
2、防治措施
①预防:主要是增加光照和控制苗床温度。当秧苗生长拥挤时,及时间苗、分苗,防止过分遮阳。即使在阴冷天,也要适当揭开覆盖物,使秧苗见光。当露地温度适宜时,去掉全部覆盖物,使秧苗充分见光。
②补救:主要是控制浇水,喷施钾肥或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
二、僵苗
1、特征:苗矮小、茎细弱、叶小、根少、不易长新根,花芽分化不正常,定植后缓苗慢。秧苗僵化是长时间受苗床低温和干旱影响造成的。2、防治措施
①改控苗为促苗,给秧苗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②采用冷床育苗时,尽量提高苗床气温和地温,适当浇水炼苗。
③每平方米苗床面喷洒10克左右含有10-30毫克/千克赤霉素的溶液。
三、冻害
1、特征:秧苗受冷后,叶片和茎呈深色水渍状,并慢慢干枯而死;当秧苗只受到轻微冻害时,虽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但生理机能已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
2、防治措施
改进育苗,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控温育苗,如电热温床育苗等。
②保暖防冻,根据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在寒潮或低温来临时,盖好覆盖物,必要时再加盖草帘等物,并尽量保持苗床干燥,防止被雨雪淋湿。
③加强管理,适当增加光照,提高秧苗抗寒能力。另外+适当控制水分,适当增施磷钾肥,也能提高秧苗抗寒力
四、沤根
1、特征表现为根部呈褐锈色腐烂,地上部生长受阻甚至停止,叶色灰绿,并逐渐变黄。
2、防治措施
①控制浇水。在苗床干旱时,按需水情况浇淋,防止大水漫灌。
②通风排水。加大通风,并可撒些细干土或草木灰吸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