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饭蕴藏爱
2024/5/30 来源:不详晚上下班正逢下雨,加之走的有点晚,接上媳妇已经黑天了。我和媳妇路上的话题多是晚上吃啥,这也是一个难题。我俩几乎天天都要研究此题。答案可能不同,但答题的顺序基本相同:第一步,我俩共同思考女儿想吃啥;第二步,给我做点啥;媳妇一般是最后一步——“收卷”,分值高低决定于我和女儿。
以前我们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的时候,媳妇总是希望我天天晚上能回家吃饭,因为我回去吃饭岳父基本上都会多弄俩菜,我也会陪岳父喝上二两。媳妇希望我回家吃饭,倒不是因为我回去她能吃的更好点,看着媳妇吃饭时轻松而欢快的表情,我知道媳妇要的是一家人一起聚餐所带来的其乐融融的温情。
今晚我和媳妇第一步的思考结果是一致的,炒个毛豆,毛豆是昨晚媳妇提前剥好的,很新鲜,很嫩!第二步,分歧便来了,我想做个西红柿炒鸡蛋,媳妇和女儿都爱吃,但媳妇要做辣椒炒鸡蛋,理由是辣椒不能再放了。其实我心里明白,媳妇还是按“老套路出牌”,因为辣椒炒鸡蛋是我百吃不厌的菜。
做饭是我的一个喜好,准确地说我喜欢研究做菜,喜欢学也喜欢做,主食方面我是弱项,除了会煮米饭,面食基本上都不会。媳妇比较擅长做面食,尤其擅长“三包”:包饺子、包馄饨,包包子。不仅速度快,而且形状标准,模样俊俏。我从来没有包过馄饨和包子,饺子倒是比量过,只是我包的饺子放在媳妇包的饺子里面,总是“鸡立鹤群”,一眼便能瞅出。
到家虽然快七点了,但做这两道菜,对于我这个老厨子来说,并不需要太长时间。第一道炒毛豆,媳妇和女儿喜欢吃胡萝卜,于是媳妇切了点胡萝卜丁,备菜一般都是媳妇的活,我只负责操作。本想炒毛豆放点猪肉,可媳妇在冰箱里先后找到了两块肉,一块牛肉、一块羊肉,就没发现“二师兄”的影子。牛羊肉炒毛豆我没做过,觉得不一定好吃,于是我决定配点辣椒丁清炒。热锅倒油,加入姜蒜,接入胡萝卜丁,翻炒;再入毛豆,翻炒;最后放入辣椒丁,翻炒。翻炒中可适当加点水,糖、味精和盐调味,做这道菜程序并不复杂,只需掌握一下火候和时间即可。
辣椒炒鸡蛋要想好吃,必须先把辣椒干炒一下,炒时锅里不要放油,把辣椒的水分炒掉,这样做出来的辣椒炒鸡蛋吃起来更干香。媳妇今天准备了“绝代三椒”:尖椒、杭椒和螺丝椒,另配3个鸡蛋。我将辣椒干炒后盛出,重新洗锅,锅热倒油,辣椒入锅翻炒几下,淋上搅拌好的鸡蛋,继续翻炒,这时辣椒和鸡蛋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的喷嚏也随之而来,一连三响,一种辣椒一响,不偏不倚,逗得媳妇嘎嘎直乐。
家里还有一把小青菜和几片酱牛肉,媳妇又做了一个青菜牛肉汤,不到半个小时晚餐搞定。论语有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碗粗粝的饭,一瓢清水,颜回却能乐在其中,我和媳妇晚餐两菜一汤,边吃边聊,怡然自得,倒也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