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囤货,老人和年轻人有何差别网友姜还
2025/4/20 来源:不详“家有余粮,心里不慌”,今年以来这讨厌的疫情老是反复,因此很多人都养成了囤货的习惯,毕竟只要家里吃用不愁,就可以安心宅家。
我八十多岁的老爸老妈一直都喜欢囤货,以前他们一看到便宜的东西或者听说什么要涨价,怎么也得想办法多囤点,用老妈的话说就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
以前每次老妈下达指令让老爸跟着去囤货,我都要劝上他们几句,毕竟现在物资供应充足,没有必要花钱去囤一些暂时用不上,放久了还会坏的东西。
不过从疫情发生以后我改变了看法,毕竟经历过几次以后,知道囤货很有必要,否则到了真被封在家里的食物,缺少蔬菜和日用品的时候真的有些手足无措,所以现在我也选择适当的囤点货,这样遇到突发事件也可以从容应对。
最近我比较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妈所囤的货,感觉我们之间的差异真的很大,而且跟身边的朋友和网友讲过以后,大家都觉得“姜还是老的辣,有生活阅历的人就是不一样”。
老人喜欢囤购的物资一,米、面、粮、油
我老爸和老妈只要遇到点事,第一反应就是不管家里还有多少米面粮油,肯定会再去重新买上一堆。
这几年买米面粮油也给他们买出来了经验,首先先各买一袋50斤的大米和白面,然后再买几袋真空包装的小包装。
家里先吃大包装的米面,等到大包装吃完以后再吃小包装的,而且肯定在开始吃小包装的时候再去囤上一袋大包装的,就这样一直循环下来,家里始终都有至少40斤的粮食库存。
老爸说:“大包装的便宜价格实惠,但是天热容易生虫,因此都是先吃大包装的,真空的小包装放的时间长,因此可以常备。”
除了米面以外,家里的杂粮也不少,因为他们喜欢早上用小米和各种豆类熬粥喝,所以这些杂粮它也会囤上一些。
买回来的杂粮都被老妈装到用过的塑料桶里,这样拧紧盖以后长时间保存也不至于生虫和变质。
二,猪肉
老爸灌的肉肠
老爸别看80岁出头,但是每一天都离不了肉,属于无肉不欢一族,因此他买肉一次都是10斤起步,等到吃的剩下不到一半时还会继续填满,因此家里冰箱里储存最多的就是猪肉和排骨。
三,鸡蛋
鸡蛋因为家里天天都吃,所以只要听说哪个地方鸡蛋便宜哪怕一毛钱,老妈宁可排上半天队也要买上个10斤8斤囤起来。
老妈买回家的鸡蛋从来不放冰箱,都是在纸盒里放着,因为她说:“以前农村鸡蛋都这么放,一个月也坏不了,放冰箱纯属占地方浪费。”不过确实10斤鸡蛋,一般家里也就吃个两周多点。
四,土豆和包菜
土豆老爸每次出去至少10斤打底,别看老爷子年过八旬,但是拖着小购物车,一次也能拉回三四十斤东西,而且他去菜市场这一回,几乎两周不去家里都有菜吃。
包菜和土豆是他最愿意买的蔬菜,主要就是特别抗防,不过我估计疫情过去以后,这2样菜很长时间我都不会再吃,因为这段时间真有点吃够了。
年轻人喜欢囤的物资一,方便类食品
我媳妇属于掌管我家里的采购大权,她只要一遇到事,不由分说的就是几箱方便面和酸辣粉给采购回家。
这些食物倒上点开水就是一顿饭,用她的话说:“简单省事还方便,宅家顿顿做饭多难受,弄点现成的吃多好?”
二,各种罐头
以前家里是很少吃罐头的,不过疫情这三年,市场上售卖的各个品种的罐头几乎让我一家吃了个遍。
罐头因为都经过高温灭菌,加上密封保存得好,所以可以放很长时间,并且最大的好处就是开罐即食,口味和品种多样。
吃了这么多的罐头,现在我都成了挑选罐头的行家,买鱼罐头时首选就是水浸的,因为油少吃多了不腻人;买肉罐头时配料表里有淀粉的一概不要,因为吃起来噎人不说还齁咸;买水果罐头只选糖水的,带颜色的一概不要,因为味道上有些接受不了。
三,各种小零食
人闲着嘴不能闲着,而且吃点零食心情会变得特别愉悦,因为家里有孩子,所以一些小零食是必不可少的。
我家里最喜欢买士力架、饼干、牛肉干和薯片这些小零食,买上一大包有时候连正餐都省了。
四,酒水饮料
市面上遇到没喝过的啤酒就买点回来尝尝
酒水饮料也是我家里必须囤的,尤其是啤酒和可乐,以及一些果汁饮料,因为晚上我喜欢喝上一瓶啤酒,这样酒劲上来以后浑身发热的感觉特别舒服。
以前对可乐一点感觉没有,不知道为何闲着的时候反而喜欢上了可乐的味道,尤其是一口下肚那个汽往上直蹿的感觉,感觉特别的舒服。
五,青菜和水果
青菜和水果每次也是要多买一些的,现在的耙耙柑味道非常不错,而且特别耐储存,因此一次怎么也得囤上个10斤左右慢慢吃。
青菜家里主要买尖椒和西红柿,因为西红柿炒鸡蛋特别方便,而且现在的西红柿挑绿蒂的买,放到冰箱里一个月都不坏,也不知道这西红柿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就是抗放。
老人跟年轻人囤货最大的差别,我觉得就是老人囤的东西更加实惠,而且也更耐储存一些,并且价廉物美,这点年轻人还真应该向老人学习学习,毕竟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